幼儿园小班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活动
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洗很长时间都不出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对肥皂泡爱不释手,有时还喜欢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黄家祺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玩具,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这下孩子们更是乐开了花,他们还兴奋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阳啊圆圆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气球……”我结合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和对泡泡的想象创编了生动有趣的儿歌,生成了这次欣赏活动。
目标:
1 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 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准 备: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过 程:
一 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 欣赏儿歌
1 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 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 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 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四 活动延伸:
1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
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 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 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附儿歌:
吹 泡 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
像太阳,像脸蛋,
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还像什么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和水粉颜料在规定饿范围内涂画。
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3、让幼儿懂得关心别人,具有爱心。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棉签涂色作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颜色和花纹来装饰新衣服。
活动准备
圣诞老人面具、教师范画衣服、幼儿美术用书《新年新衣服》、抹布、贫困山区儿童的幻灯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带上圣诞老人的面具情景导入活动。
1、圣诞老人和小朋友们问好。新年快到了,我要送给乖小朋友们一件礼物,小朋友们看看是什么?逐一出示准备好的“衣服图”让幼儿观看。
2、提问:这些衣服漂亮吗?想要吗?
3、我会把这些漂亮的衣服送给你们班的乖宝宝,可是我还要设计很多衣服送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的经济条件很差,过新年的时候没有新衣服穿,新年快到了,我一个人设计不了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我设计一些漂亮的衣服来送给他们吗?
二、基本部分:
1、圣诞老人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棉签来给衣服设计漂亮的图案,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棉签作画的方法吧。
——“先蘸上你喜欢的颜料颜色,如果颜料太多,就在调色板上抹一抹,然后就可以在衣服图上设计你喜欢的图案了。如果你要用很多颜色来装饰,那不同颜色用不同的棉签去蘸,不能把一根棉签去蘸多种颜料。
2、圣诞老人说:让我来给你们做个示范吧。短线装饰、曲线装饰、圆点装饰、块面装饰等。
3、 老师提出绘画要求。
4、幼儿作画,老师观察幼儿绘画过程并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
三、结束部分:
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墙上,让大家欣赏与交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某幅作品的理由。
四、活动延伸:
新年快到了,小朋友们都买了新衣服,但是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别说新衣服,就连一件保暖性好一点的旧衣服都没有,(播放幻灯片和背景音乐)你们看,冬天到了,那些孩子都只穿了薄薄的'破烂衣服和裤子,脚上只穿了一双满是泥泞的破胶鞋,可是他们还要坚持每天走很远的路去上学,他们也想有你们这样幸福的生活,可是平困的家庭没有办法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孩子们回家去叫爸爸妈妈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送上一件暖和的棉衣和裤子、鞋子让他们过一个暖和的新年吧!你们今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做这个,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喜欢上美术活动,同时,也教育了幼儿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在活动中,我采用情景引入法,很快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整个过程都以圣诞老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角色,而且学习积极性很高,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也积极的参与,创造出一幅幅独特的作品。在活动延伸部分,以图片、背景音乐和语言的感染,让幼儿深切体会到贫困儿童是多么需要帮助。整个活动比较成功。当然,再成功的活动,都有它的不足之处,由于本班幼儿很多都没有满三岁,他们从没有上过幼儿园,在作画时,少数孩子拿着棉签无从下笔,在老师帮助后才顺利的完成;活动延伸部分,也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和个体差异,少数幼儿没有得到情感上得共鸣。这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都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更加细致、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时刻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后,不能很好的和小朋友相处、学习,还没有养成按时上幼 ……此处隐藏3746个字……的声音还不够响亮,我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量,使每个幼儿都能听到都能被我吸引。然后在布置作业那一环节我没有考虑周全,我只是让幼儿明白作业里物体的大小,但是没有教他们怎么做这个作业,导致在后来的作业中,有一些小朋友不会做,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这个是我的一个失误,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设计都要准确细致。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按大小标记送礼物。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袋子”、帽子、杯子各2个)
3、大小不同围巾人手2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娃娃,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小1班来了两个小客人,是谁呢?我们来听他们介绍一下自己-----师用娃娃的口吻:(出示大娃娃)我是大大,我长的大大的,我喜欢锻炼,我的力气大大的,我喜欢大的东西!我们和大大打个招呼:大大,你好!
2、(出示小娃娃)我是小小,我长的小小的,我不喜欢锻炼,我的力气小小的,我喜欢小的东西。我们也来和小小打个招呼:小小,你好!
3、师:咦,他们两个长的差不多,怎么知道哪个是大大?哪个是小小呢?(幼:长的大的是大大,长的小的是小小)
师引导幼儿比较两个娃娃的大小。
二、认识大小标记
1、师:大大和小小还有个秘密告诉我们,我们来听一听。
师用娃娃的口吻说:我是大大,要用大标记来表示我,你们看(出示大标记)
2、师用娃娃的口吻说:我是小小,用小标记来表示我,你们看(出示小标记)
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动作:大标记像一个大大的人,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动作:小标记上的人是怎么样的呀?(小小的)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学一学它的样子。
三、幼儿送礼物
师:今天,大大小小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师用娃娃的口吻: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来我们家做客吗?(愿意)那去别人家里做客是不是要送点礼物给他们呢?(幼:是的!)
1、选择礼物袋子给大大和小小
师:送礼物还要有个袋子来装礼物(出示大小不一的“袋子”)
可是,哪只给大大,哪只给小小呢?为什么?(比较大小后上方贴上大小标记)
2、师总结:大袋子大大的,要送给大大,用大标记来表示。
小袋子小小的,要送给小小,用小标记来表示。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比大小,个别幼儿比大小,送礼物
师示范比大小送礼物:选好了礼物袋子就要送礼物了,这里有两个杯子(大小不同),先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呢?那就把大杯子送给大大,放到大大的'袋子里;小杯子送给小小,放到小小的袋子里。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也比一比大小再送给大大小小。
(1)不同大小的两个帽子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师:这是什么?(帽子)应该怎么送呢?
3、集体幼儿送围巾
师: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送些围巾给他们,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也变得很温暖吧。(分组上来贴到大大小小的“袋子”里)
4、讲评
师:大大和小小说谢谢小朋友们,但是送的对不对呢?我来问问大大小小。哦,大大和小小夸我们小(1)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的本领真大。(如有错的进行集体检查并纠正)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能比较出区别比较大的东西的大小。在活动中,用身体的动作引导幼儿了解了大小标记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大小标记。活动中幼儿对给大大小小送礼物这一情境比较感兴趣,活动中也比较积极活跃。不足之处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语音语调比较平缓,若能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肢体动作,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及能更投入到活动中去。导入部分介绍大大小小的的语句有些多,可以再精炼点,同时给大大和小小送大小不一样的礼物,使幼儿获得最初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雨具的颜色和图案,激发幼儿对雨具的颜色的好奇心。
2、通过观察雨具的结构,掌握双手绘画的基本步骤。
3、锻炼幼儿的想像力和双手绘画能力。
4、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伞的图片、范画、实物伞。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幼儿领做一分钟律动。
2、 导言:小朋友们表现真好,现在老师就送礼物给你们,高兴吗?请大家认真看这里。
二、 新授部分。
1、 老师要送你们礼物,高兴吗?出示实物伞,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 先了解伞的结构, 打开伞,看伞的上部,也叫伞面,像什么?伞的边缘像什么,再看伞的下部,也就是伞柄,像什么?伞柄有直的,也有弯的,都像什么.我们再看这把美丽的伞是都有什么颜色,图案是什么样的,幼儿共同回答。
2、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礼物,逐一播放图片,师幼共同欣赏并说出颜色和图案红色的热情,黄色的温暖,蓝色的凉爽,绿色的生机勃勃,粉色的温馨,多种颜色的浪漫。。
3、我们欣赏了各种颜色的伞,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
这些美丽的伞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贡献,请大家思考:伞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4、 伞对我们有这么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那么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爱护它,喜欢它。对吗?
5、 老师也非常喜欢伞,并且用双手画出了自己喜欢的伞,请小朋友欣赏一下,好看吗?你们想知道老师的伞是怎样用双手画出来的.吗?
6、 小朋友,你们想用双手画自己喜欢的伞吗?现在拿出双手,和老师一起模仿。我们一边模仿一边编个儿歌好吗?我们学过伞的歌曲,它还像什么,彩虹弯弯挂蓝天,波浪弯弯在下边,彩虹落下钩一弯,添上几道变成伞。
7、我们再模仿一次,认真看老师在素描纸上画,看起笔的位置,在上边中间位置,双手同时向下匀速运动,到一定位置画伞的边缘,双手匀速像里边画波浪线,最后画伞柄,双手同时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收笔。伞柄可以单手画。这样伞的结构出来了。
8、 再和老师一起模仿一次。说儿歌。
9、 现在我们用灵巧的双手画上自己喜欢的伞吧。小朋友,有信心吗?绘画时,老师讲几点要求,希望的图案。3、注意颜色搭配要美观。
10、 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绘画完成的小朋友把作品粘贴在伞宝宝展示会下边,并说说自己的画,大家互相欣赏。自然下课。
小百科:泛指所有遮雨的用具,包括有雨衣、雨鞋、雨伞、帐篷、纳米雨衣伞、沙滩伞、防水裤、空调罩等。
文档为doc格式